國考面試如何抓住考官心中的重點?(案例解析)
在公務員考試的面試中社會現象綜合分析是結構化面試中最常見的問題。許多考生在面對這類問題時往往會陷入誤解,即分析過多,導致重點被稀釋,進而導致整體分數低。
要知道,考官設計一個社會現象問題,不可能只是希望考生簡單地分析現象本身,通過現象必須有一些問題或價值觀,這是考官想調查的重點,在本文中小編以題為例,讓你感受考官如何通過問題觀察考生的價值觀。
例子:鐘姑娘以優異的高考成績在H省高考文科中獲得第四名,但她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系。網友們紛紛議論,有的甚至潑冷水,覺得報考這樣的專業沒有“錢途”。對此,你怎么看?
1.針對鐘姑娘的報考表明自身態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認為鐘姑娘選擇了她感興趣的專業,無論結果如何都值得支持。
而網友的議論則是從就業和收入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反思。
2.分析鐘姑娘報考古系的意義。
(1)個人發展的意義。
①個人興趣可以激發潛力。鐘姑娘選擇考古學是基于她對歷史的熱愛,因為她喜歡學習,這樣學習就會更有動力,創造價值;
②考古行業同樣具有前途。我國高層次考古人才差距較大,田野考古、博物館、文化出版機構等都需要考古專業人才。人生事業有保障,既能實現自己的專業理想,又能實現個人價值,是一個很好的職業選擇。
(2)對于考古行業發展的意義。
考古行業的發展與中國文化復興和文化信心的建立有關,為了保護這種背景,需要不斷想到鐘女孩這樣的人才加入熱情,只有專業人才團隊成長,才能更好地保護、研究、利用、繼承這些人類文化遺產和財富。
(3)對國家整體發展的意義。
國家發展需要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如果所有年輕人都集中在良好就業的專業中,必然會導致未來人才培養的結構性矛盾,不利于國家整體產業的均衡發展。
3.分析網友潑冷水的原因。
(1)客觀地說,與經濟、管理等傳統熱門專業相比,考古行業確實不常見,就業方向不多樣,整體行業需求不大。未來能否順利就業確實存在疑問;
(2)主觀上,反映了一些網民選擇專業過于功利,根據就業情況選擇專業是人性,但如果只考慮收入和地位,而不考慮自己的追求和社會價值實現,這種過于實用的思想不利于自己未來的發展,也會對社會發展產生畸形的影響。
4.對于當前“唯收入論”的社會觀念提出解決建議。
(1)加強宣傳,增強行業認同感。政府應引導媒體加強對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報道,特別是考古學等不受歡迎專業,加強公眾對不同行業的理解,提高行業認可度,改變就業觀念。
(2)加強擇業指導,培養正確的擇業觀。在中學和大學,應該建立科學的職業規劃指導,幫助年輕人更理性地看到職業選擇,并在綜合權衡后做出真正合適的選擇。
內容說明:
(1)由于考試政策、規則、時間等不斷變化,本網站力求所提供的信息準確,但不絕對正確,僅供學員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2)本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的目的是讓信息傳播的更廣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